西平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逆境中寻求突破 [复制链接]

1#
得白癜风怎么办

在逆境中寻求突破


2008年,对发电企业来讲是最艰难的一年。在煤价大幅上涨、电价管制、财务成本上升三重因素的冲击下,火力发电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在这突如其来的困境面前,是怨天尤人,无所作为,还是振奋精神,敢于应对?严峻的课题需要每个“发电人”回答。


有着光荣传统、又历经市场经济洗礼的国电深能四川华蓥山发电有限公司发电部员工以高度的主人翁感,用实际行动作了坚定地回答:走出困境靠自己,逆境中求突破。


攻克难关增效益


2008年初,受电结构和负荷的影响,该公司两台30万千瓦机组启停机次数明显增加,存在启动时间长、能耗高、汽轮机部分金属温差超限等问题,既影响汽轮机寿命又影响经济性。发电部员工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发誓要攻克难关,为公司降本增效尽一份力量。于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值班员组成的科技攻关小组成立了。接下来,攻关小组成员多路出击,争分夺秒,挑灯夜战,不辞辛苦。他们通过查阅各种技术资料,计算汽轮机各转速下的金属应力,向各同类型机组兄弟单位了解相关经验等方式,掌握了大量理论数据和资料。他们大搞现场实际操作,反复验证一些规定参数的实际可行性,计算汽轮机的启动安全性等,获得了第一手试验数据。在科学认知和实践的基础上,攻关小组大胆修改了东方汽轮机公司冷态启动冲转参数,制定出了“30万千瓦机组冷态低参数启动方案”。


方案实施后,每次启动机组,锅炉缩短升压、升温时间约1小时,汽轮机缩短暖机时间1小时,至少节省启动燃油2吨。截至2008年12月,节约启动燃油20余吨,节约生产成本约20余万元。同时提高了汽轮机的启动安全性,提前完成了发电机并,大大降低了机组能耗。面对成果,攻关小组成员们感到欣慰,因为作为一名光荣的“国电员工”,他们为企业扭亏增盈做出了贡献。


节省就是利润


该公司发电部员工的理念是:节能从点滴做起,以每一度电、每一克煤、每一滴油计算发电成本;少用就是收获,节省就是利润。


该公司两台30万千瓦机组单机运行时间较多,备用机组耗电量大。一心为企业着想的发电部员工又开始揣摩了,决心把这只“电耗子”消灭掉。他们通过大量论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各低工变改为单变运行,降低铁损80千瓦,每天少耗电约1900度,折合人民币5000多元。


该公司老机组部分关停后,设备出现了“大马拉小车”的局面,运行指标急剧恶化。面对机组现状,发电部员工感到难过,他们说“不把问题解决,心里不安啊!”。于是,大家不分专业,不分班组,绞尽脑汁、齐心协力反复调整运行方式,终于找到了最优化的运行方式,使厂用电率下降一个百分点,节能效果显著。


该公司发电部员工,上至主任,下至辅机值班员,都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分忧,为企业创效益。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熬更守夜,精心操作,努力改善电量结构,努力降低低高比,积极争取调频,减少违约电量,追求发电利润最大化。与去年同期相比,该公司机组电量低高比大幅下降,违约电量减少20余万千瓦时,折合人民币6万余元。


“点子”虽小作用大


该公司老机组即将全部关停,给两台30万千瓦新机组运行带来了系统变化,在是否兴建启动锅炉上,各方意见不一。处在“漩涡”之中的发电部员工,没有选择逃避,因为,他们深深懂得企业就是“家”的内涵,知道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于是,不论是专业技术人员,还是普通值班员,他们纷纷建言献策,一个个“点子”不断汇集到发电部。公司有关部门在参照“点子”的基础上,专门组织力量进行系统分析论证,彻底解决了新机组轴封供气等问题。该公司正式确定不建启动锅炉,节约资金近百万元。另外,发电部员工提出的“工业水、消防水系统修改方案”,使工业水泵、补给水泵各减少一台运行,节省功率200千瓦,每小时仅耗电一项,就降低成本约60元。


如今,发电部员工没有停住前进的步伐,他们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号召,掀起了“学习苏龙公司经验、学习陶建华同志事迹”的热潮,振奋精神,转变观念,开拓进取,在逆境中寻求新的突破,谋求新的发展。


华蓥山公司两台30万千瓦机组集中控制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