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白癜风怎么预防 http://www.zgbdf.net/m/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推文学事业繁荣发展,并纪念新诗先驱于赓虞先生诞辰周年,11月16日,西平县作家协会主席田春雨,副主席耿永红、赵文卿,副秘书长蒋静静、郭卫峰和理事宋学良、孙秋鹏、范雪丽等部分骨干作者代表汇聚一堂,共同举行“久远的回响——品读于赓虞”诗歌诵读活动。
活动前,大家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文化论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纷纷表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落实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躬身“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实践活动,锤炼“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努力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
活动中,首先朗诵了于赓虞先生或创作于老家九女山下出山镇玉皇庙村,或客居异乡表达强烈思乡之情的诗作《九女山之麓》《雨声》《梦》等篇什,并交流了阅读感受,表达了对于赓虞先生的敬仰、纪念和追思之情。
随后,大家还诵读了自己创作的致敬于赓虞先生的作品,并解读了创作感受、心得,以当前自我的诗意回响反观于赓虞先生的人生轨迹、心路历程。同时,通过交流、研讨,也进一步提升了参与者的写作素养和创作能力。于赓虞(——),河南西平出山镇玉皇庙人。新月派诗人之一,著名诗人、翻译家。名舜卿,字赓虞,以字行世。二十世纪中期活跃于中国诗坛,年成立北京文坛风云一时的“绿波社”,年创办《绿波周刊》。年与人发起成立新月派诗社和“无须社”文学社团。著有诗集《晨曦之前》《魔鬼的舞蹈》《骷髅上的蔷薇》《孤灵》等。其它著作有《诗论》《雪莱的婚姻》《雪莱的罗曼史》;翻译但丁《神曲》,选译英语诗70余首,结集为《春之歌》,编译《世界诗歌选译》一部;另著《世界文学史》一册。
在现代文学史上,于赓虞既是一个特立独行的诗人,又是一个倾向于革命的思想者。他与当时的文化名人徐志摩、闻一多、沈从文、胡也频、丁玲、曹靖华、徐玉诺、焦菊隐等多有交集。武汉大学陆耀东在《中国新诗史》中说“于赓虞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直逼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程有为主编的《河南史纲(下卷)》论及民国时期的诗歌创作,认为“河南地区有徐玉诺、于赓虞、苏金伞等著名诗人,发表了颇有影响的作品”,评价于赓虞作品风格情调独具特色,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早期诗歌运动中有影响的诗人之一。“科学让我们的智慧增加,知道一切;诗让我们的感情丰富,感觉一切。无知将不能生存,无感则非美满的人生。”于赓虞早在70多年前提出的这一论断至今仍深具积极的影响力。
(来源:西平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