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王府在云南统治长达年,拥兵数十万却能躲过朱元璋的屠刀,都源于一位叫沐英的人。
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同样也是一位穷苦出身的少年,正是因为这样的身世同病相怜,感人一幕在濠州城中上演。
公元年,此时朱元璋已经是起义军的将领,但是和马皇后还没有孩子,由于早年形成的职业习惯,朱元璋不由自主地就会注意到要饭的。
破衣烂衫的小乞丐沐英吸引了朱元璋的目光,大男人动了恻隐之心,当即将小乞丐收留并认作义子,此后像亲生儿子一样教他读书,常年带在身边耳濡目染地就熟知兵法韬略。
沐英不负期望,12岁就开始跟着朱元璋征战四方,年仅十八岁时就已经是军事将领,被封为帐前都尉,此时的沐英还算是在朱元璋身边做事,随着多次锻炼磨砺,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人物,比如在年担任大都督府同知,而大都督府是明朝初期的军事核心层。
公元年,沐英以副帅的身份跟随邓愈讨伐吐蕃,在此次战斗中表现突出,被朱元璋封为西平侯,同时赐予丹书铁券。
其实很多人都会误认为云南沐王府黔国公的爵位是从沐英这里继承的,实际上并不是,因为沐英获得的爵位是侯爵,是食禄担的西平侯爵位。
明朝建立后被封为公爵的人并不多,这些人全部都是为明朝立下大功的人,比如徐达、李善长、汤和、蓝玉等人。明朝初期真的是历史上少见的名将辈出的时期,尤其是都围绕在朱元璋身边,按照功劳排名来算,沐英要想被封为公爵,资格确实嫩了点。
沐英没能获得公爵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因为沐英年纪尚小,在战争中基本都是作为副手,所以主要功劳也不会落到他的头上。
洪武14年,朱元璋派傅友德和沐英率军征讨云南,这次沐英的身份仍然是副手。此战中沐英的表现非常亮眼,按照朱元璋亲自制定的作战部署,明军首先是要进攻曲靖,当时敌人已经提前派兵前去布防,沐英硬是带着军队在大雾中星夜兼程,最终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出现的敌军面前,成功占据白石江岸边。
在渡江作战决策中,沐英再次发挥重要作用,以大军隔江对峙,亲自率领尖兵暗中渡江的方式突袭敌军阵营,为明军大举渡江创造条件,明军大胜。
由于云南当地的军事力量非常复杂,在随后几年时间里,沐英相继歼灭遗留当地的元朝军队和土著军队,也正式傅友德和沐英的此次战役将云南重新收归中华版图,这是在脱离中原王朝统治六百年后的再次回归,意义重大。
明朝已经将云南收归囊中,但是朱元璋也在总结过去的六百年间游离于中原王朝统治之外的原因,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经济上与中原沟通往来不便,在文化上又具有显著的当地特色,总之云南的地理阻断与中原的亲近和交流。
为了实现让云南与中原联系在一起的目标,朱元璋决定直接实现对云南的管理,既然是直接管理,那派谁作为地方长官为好呢。此人必定是信得过的忠贞之人,因为朱元璋也害怕山高皇帝远,造成难以控制的局面。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朱元璋令傅友德率军回朝,而将沐英留在了云南,将镇守边陲的重任交给沐英,毕竟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两人之间的感情是非常好的,沐英对朱元璋也足够忠诚。
沐英能够成为镇守人选还有另一个原因是沐英的才能足以胜任,这是在以前的官职历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事实证明,朱元璋的眼光是没错的,期间曾经遇到多次叛乱行动,但是都被沐英果断镇压。
沐英在治理上也颇为用心,虽然沐英此人平时非常严肃,但是能够做到礼贤下士,听取当地人的建议,能够大力发展屯田,兴修水利减少灾害,解决了粮食的问题。
同时还兴建学校,鼓励百姓家中孩子能够读书学礼,让重视儒学的风气在当地开始生根发芽。
当地百姓对沐英非常爱戴,在洪武22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将沐英从云南召回南京,此次只是慰劳沐英的辛苦,朱元璋拉着沐英的手说“有你镇守云南,我才放心。”
但是当地百姓以为沐英要被调走,从士绅官员到布衣百姓,很多人都心中担忧经常到路口向东眺望,当听说沐英又重新回来的消息后,到百里之外迎接的人就有很多。
洪武25年,朱元璋最心仪的长子朱标去世,闻知消息,沐英悲痛万分,数次昏厥过去。由于悲伤过度,沐英不久后也去世,年仅48岁。
当沐英的遗体被运回南京时,朱元璋亲自前来迎接,追封沐英为黔宁王。也正是从此时开始,沐英家族的后代开始世代为明朝镇守云南。
沐英死后,他的长子沐春承袭爵位,可惜沐春也是短命之人,他在36岁时就去世了,因此沐英的爵位就被传递到次子沐晟身上,此时明朝皇帝已经变成建文帝,沐晟继续承担其守护云南的重任。
不久之后,朝堂之上风云骤起,明成祖朱棣与建文帝开始火拼,但是被建文帝册封继续镇守云南的沐晟并没有出兵支援建文帝,同时也没有支持朱棣,保持了中立态度。
朱棣成功登基后,有人到朱棣那里告状说沐晟是建文帝的人,但是朱棣并没有相信,当然也没有对沐晟采取任何措施。其实朱棣这样的举动是有所考量的,由于朱棣是抢夺侄子皇位登基,始终在名声上是不正当的,能够拉拢沐晟是明智之举。
朱棣不仅不罚而且还奖赏沐晟,由于沐晟继承的是沐英的西平侯爵位,此时朱棣宣布册封沐晟为黔国公,并且世袭罔替,也就是说在朱棣时期,沐英次子沐晟正式升级为公爵。
沐英是云南沐王府的源头,但是沐晟才是黔国公级别的源头,从此之后沐英后代一直承袭黔国公的爵位,一直到第十三代传人沐天波,他是沐氏后代中最后一位黔国公。
此时的明朝也已经气数将尽,被迫建立的南明王朝也危在旦夕,最后一任黔国公沐天波被缅甸兵挟持,力战至死,到此时,传承年的沐王府落下帷幕,几乎是与明朝同升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