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朱元璋收养了一个小乞丐,结果小乞丐帮他守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初期怎样治疗 https://m.39.net/pf/bdfyy/zqbdf/

金庸写的鹿鼎记可以说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小说,特别是里面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沐王府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实沐王府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他们为什么要反清复明呢,并不仅仅是不想被满洲人统治,更为重要的是沐王府是为朱明王朝守云南的异姓王

沐王府是明朝黔国公的王府,姓沐故而叫沐王府。沐王府为朱明王朝守江山近年,可谓忠心耿耿。即使在明朝灭亡后,他们还试图反清复明,就像《鹿鼎记》中那样他们没有放弃过抗争。

为何沐王府对明朝那么忠心耿耿呢?这里面有一段故事,跟沐王府的首任黔国公有关(那时还不叫黔国公,叫西平侯)。

沐王府的首任黔国公(那时叫西平侯)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

元末红巾军起义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8岁的小沐英跟着母亲躲避兵荒马乱,结果母亲死在逃难路上。沐英沦为小乞丐,一路要饭到安徽凤阳时,遇到了农民起义军将领朱元璋。大概是朱元璋在沐英身上看到了当年自己乞讨的情景,于是心生怜悯收沐英为义子,因为那时候朱元璋和马氏(后来的马皇后)还没有孩子。

说到这里必须要说明一下。沐英一开始不叫沐英,他在被朱元璋收留之前甚至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历史没有记载。朱元璋收留他之后,为其取名朱英。

朱英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十八岁时就在军中担任重要职务。朱英也是一代将才,从江西打到福建,从甘肃打到四川,几乎跑遍了半个中国。为明朝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洪武十四年,朱英又跟着傅友德、蓝玉领兵30万征讨云南的元朝残部。首先明军突破曲靖,顿时整个云南门户洞开,直捣黄龙。元朝的末代梁王孛儿只斤·把匝剌瓦尔密见大势已去,上吊自杀了。

征服云南后,傅友德及蓝玉班师回朝,朱元璋让朱英留下镇守云南。朱元璋是非常信任这个义子的,所以才将此重任,将这么大一片土地交给他来镇守。

朱英不仅在打仗上有才能,对管理一方也很有自己的办法。镇守云南期间,他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为传播中原文化,为明朝安定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一次朱英回京见朱元璋。朱元璋问朱英,你到底是谁的孩子啊。朱英说我是陛下的孩子,深沐陛下和皇后的养育之恩!朱元璋还不肯罢休,仍然问你到底是谁的孩子啊。朱英又用同样的回答。一来二去,俩人重复了几遍之后,朱元璋突然笑了,对朱英说:“你是朕的养子,现在不能让你恢复原来的姓,但你也不能再随我姓朱了。既然你一直说深沐养育之恩,就赐你姓沐吧,让你永沐皇恩。”

于是,从此之后朱英就叫沐英了。

这一场看似平常的对话背后却隐藏着玄机。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便开始杀功臣,一切对他朱家统治可能有威胁的人和势力都要铲除,蓝玉、胡惟庸、徐达等等就是这样,包括拥有军队镇守一方的沐英也同样有威胁。

朱元璋问沐英是谁的孩子其实就是在试探他,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当时沐英是另一番回答,或许他已经人头落地了。好在沐英对朱家一片赤胆忠心,这才保住了命。但朱元璋还要提醒沐英,让他向记住自己姓氏一样记住自己深沐养育之恩,而对朱家一直忠心下去。不仅沐英要感恩、要忠心,沐英的后人也要感恩、要忠心。

朱元璋赐他一个“沐”,绝不是心血来潮,背后是有深意的。沐英很聪明,领略到了,并且实实在在将其贯彻下去,沐英的后人们对朱明王朝也忠心耿耿。

末代黔国公沐天波是沐英的第十几代孙,近年过去了沐家人对朱家还是赤胆忠心。清军入关之后,沐天波跟着朱由榔反清复明,却连连失败,最终丢失了云南,不得不退到缅甸。

在这种侯非侯、王非王的情况下,沐天波仍然对朱由榔称皇上,毕恭毕敬。沐家人为朱家守护江山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