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朱元璋建国后,元朝残余势力梁王盘踞云南,得到云南少数民族的拥护,妄图恢复元朝的统治。朱元璋为了巩固新政权,以“云南僻远,不欲烦兵,”想用和平的手段来招降梁王,先后五次派遣使臣到云南招降梁王,但梁王认为云南僻远,拒绝归顺,甚至杀害朝廷使臣。朱元璋忍无可忍,决心以武力征讨梁王。对傅友德、蓝玉、沐英说:“云南自昔为西南夷,至汉设吏,臣属中国,今元之遗孽把匝剌瓦尔密等,自恃险远,辄害使臣,在所必讨。”据此,朱元璋决心通过武力把唐宋时期最难统治的西南夷地区完全汉化,派傅友德、蓝玉、沐英率三十万大军征讨云南,以巩固西南边疆的统治,自此也揭开了明朝汉族移民入滇的序幕。
朱元璋
朱元璋派军队平定云南后,制定了“既定其地,因以留戍。”的办法来镇守云南。但云南内地以白族和彝族为首的土官势力强大,不愿意臣服于明王朝的统治,伺机利用自己的地方武装势力和在本民族中的影响力来发动叛乱,使得明王朝对云南的统治举步维艰。洪武十六至十九(-年)间,云南的土官叛乱主要有云南普舍县伪右丞、姚安府土官自久、曲靖亦佐县土官安伯、麓川平缅宣慰使思伦发、云南巨津州土官阿奴聪、剑川州土酋杨奴、越州土官阿资等,这些土官的叛乱严重威胁着明朝对云南的统治。根据云南土官易叛乱、少数民族众多、社会经济落后的具体状况,仅仅留沐英及其所带领的九万军士镇守云南不足以镇压云南各地的土官叛乱,会造成“若班师,则一卫留兵不过五千守城,贼势若合,岂无数万,众寡不敌,何以能守。”的局面。据此,需要在云南军事重地设置卫所屯兵驻守,以此来加强中央王朝对云南的治理,长久统治云南。
彩云之南
明朝建立后,对元朝的兵制进行了改革,划出一部分人为世籍军户,分配屯驻于全国各地,负责镇守和保卫边疆地区,这些军户便形成了军事移民。洪武年间对云南的移民主要是以军屯的方式移入的,从至年这段时期是明初对云南进行大规模移民的主要时期。。第一次大规模对云南的军事移民主要集中在洪武十四年到洪武十八年,即三十万大军中跟随沐英镇守云南的军士及其家属所形成的军事移民。清·夏燮《明通鉴》说:“洪武十六年(年)三月,甲辰,诏颍川侯付友德、永昌侯蓝玉班师,留西平侯沐英率数万众镇滇中。”随付友德、蓝玉、沐英平定云南的部分汉族军队,便留下来在云南屯戍。《云南史料丛刊》载“云南既平,留江西、浙江、湖广、河南四都司兵守之,控制要害。”这说明了戍守云南的数万军士大多来自浙江、江西、湖广和河南四省,因为他们是统一在南京出发的,所以,现在明初移居云南的汉族后裔,多数称自己祖籍是南京的。
洪武年间,朝廷为了维护世袭兵权以及让军士能够安心戍守镇地,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规定军士既入军籍,则世代为军户,到指定的地方屯戍,不许迁移和逃亡,如果没有朝廷的命令是绝对不允许变动的,同时,朝廷颁发了很多诏令来确保云南军户移民的建立,《明史·兵志》载:“军士应起解者,皆佥妻。”指定了要有妻室同行,没有妻室的军士就会被革除军籍。《明会典》载:“如原籍未有妻室,就听彼完娶,有妻在籍者,着令原籍亲属送去完娶。”迁移到云南的戍守军士都要安家立户,没有妻子的可在当地寻找配偶成婚;如果妻室在原籍的则下令前往驻地屯种,洪武十七年(年),朱元璋下令把屯驻云南大理、六凉等地军士的家属送往云南屯种,此后又多次发布这样的诏令。明《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一年三月,凡云南卫军的女儿‘有为官家侍女的悉取回送往戍守’。”把军户在官宦家里侍女的人送往云南屯守。由此可见,洪武年间,云南卫所军士家属大多是从原籍带来的,并世代定居云南,不得返回原籍。军户如果死绝了,也得从原籍中另调其家族中的人前来抵充,这就保证了进入云南的汉族移民有增无减。
这些军屯户移入云南后,即使发生战争或叛乱,卫所军士奉调从征,战事结束后也必须返回原卫所屯田戍守。军屯户过着三分戍守,七分屯田的生活,即十个人中有三个人操练执行军事性的守城和防盗,七个人屯田供给军队和自给,操练和屯种依次循环下去。这种制度在初期对于军队的供给、加强军事力量、开发云南的土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军户地位下降、世籍军户破坏、逃亡军户增多和操练不勤等原因,军屯户名存实亡,有的已沦为名屯户。
朱元璋为了加强对云南地区的管理,利用军队在云南的驻扎来改变云南少数民族多不好管理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