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TN)是一种严重的、单侧性、刺痛性和电击样的面部疼痛。
研究发现,大多数患者颅内三叉神经被动脉或者静脉血管压迫,从而引起感觉纤维脱髓鞘,出现疼痛。
治疗首先是使用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绝大多数早期有效,但是,由于肝脏酶诱导下的药物代谢,一段时间后药物疗效会下降,剂量需增加,以至于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副作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最终治疗方法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微血管减压术(MVD)、经皮手术(微球囊压迫术[BPC]、甘油注射、射频热凝术[RFT])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
年,瑞典神经外科医生LarsLeksell提出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的概念,他使用与牙科X光机相连的引导装置原型治疗了一例TN患者。年世界首台伽玛刀,即Leksell伽玛刀问世,用于治疗各种颅内疾病,包括三叉神经痛。主要原理是基于高分辨率的MRI和CT检查,在单次疗程内将多束伽玛射线以高精度靶向聚焦照射三叉神经根部,阻断病人的痛觉传导,从而达到止痛效果。
放射外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目前被认为是标准微血管减压术(MVD)的微侵袭替代方法。
一、适应症:
1、病程超过2年,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不良反者;各种外科手术术后复发者;高龄患者以及合并全身多种严重基础疾病者;
2、不愿承受手术风险者;
3、其他无法施行手术的情况,包括对侧听力障碍,MRI图像未见三叉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合并多发性硬化等。
二、治疗流程:
1、病人收住院后,进行常规的术前检查等。特别是常规行头颅磁共振检查,包括颅脑MRI和MRTA。追问病史,病人体内有非钛合金金属植入物或起搏器等植入者,这不能进行磁共振检查。
2、手术前日晚病人洗头清洁头皮,手术当日禁食。检查病人衣服有无金属纽扣,衣袋有无金属物品。
3、病人在伽玛刀定位室于局麻下安装定位头架,到磁共振室行MRI定位扫描。
4、MRI扫描数据传入伽玛刀计划系统,制定治疗计划。
5、将治疗计划传入操作系统,病人上机进行一次放射线照射神经根。
6、治疗结束后,拆除定向仪,包扎头部,返回病房观察,病人可以进食。如病人有头晕、呕吐等症状,予以补液等对症治疗。
7、观察一天后,如病人无特殊不适症状,予以出院并嘱三月后复查。定期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复查,了解病人疼痛缓解情况和调整药物的用量。
8、对少数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复发的病人,1年后可再行伽玛刀治疗。
显微血管减压术组和伽玛刀组的术后、末次随访的无疼痛发作率差异
显微血管减压术组和伽玛刀组术后、2、5年随访时的精算无疼痛发作率差异(p=0.)
结论是,对于年轻和健康的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应作为首选的一线手术治疗,而针对年龄较大、有严重的健康问题或拒绝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干预建议的患者,伽玛刀治疗(GKS)可推荐作为替代(III级循证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