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
日前,经过驻马店市发改委与驻马店市直相关部门历时半年多的努力,多次征求意见、反复修改,《驻马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规划》紧紧抓住国家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机遇,立足于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构建现代新型城镇体系,开辟出一条以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可持续、有特色、可推广的农业大市新型城镇化道路。
把驻马店打造成百万人口以上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规划》指出,依托驻马店高铁西站,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通过几大片区的建设,整合空间资源,强化区域中心服务职能,提高区域竞争力,引领驻马店市实现跨越式发展。到年,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万,把驻马店打造成百万人口以上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促进省域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的优化及完善,推动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将加快发展县级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着力点,将平舆县打造成为引领市域东部发展的副中心,率先发展成为人口集聚能力强、功能完善的35万左右人口规模综合型城市。推动西平县打造市域北部门户城市,发展成为30万人左右的综合型城市。推动上蔡、泌阳、正阳3县打造地方性中心城市。
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规划》提出,实施重点镇建设示范工程:羊册、朱里、老君庙、东和店和五沟营5个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人口规模较大、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到年发展形成3万人左右的小城镇。
推动驻马店中心城市组团一体化发展
《规划》提出,以驻马店中心城区为核心城市,汝南、遂平、确山为组团城市,推动城际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提升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使驻马店中心城市和组团城市成为推动市域空间均衡开发、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推动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驻马店市装备产业集聚区、驻马店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遂平县产业集聚区、确山县产业集聚区间产业合作,构建完善产业链条,形成高效产业合作机制,增强驻马店中心城市和组团的产业综合竞争力,打造千亿元产业集群。
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离不开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支撑。《规划》提出,依托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构建以驻马店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城的中心城市交通圈;加快实现城市组团与中心城区一级公路快速连通,构建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区半小时交通圈,推动中心城区与市域其他县城之间的国、省道升级改造。
机场方面有明港机场建设项目和平舆、泌阳小型飞机场项目;航运方面有臻头河航运工程、洪河复航项目;铁路方面有高铁站东西广场整合工程,高铁站西广场建设项目,平顶山—驻马店—淮滨铁路,商丘—周口—驻马店—南阳铁路驻马店段,南阳—驻马店—阜阳铁路驻马店段,漯河—驻马店—信阳城际铁路项目;高速方面有京港澳高速公路漯河至驻马店段改扩建工程,京港澳高速公路驻马店至信阳段改扩建工程,息县—邢集和周口—驻马店—南阳高速公路驻马店境段工程。
城市交通方面,建设“两环十横六纵”的交通体系,道路总长公里。“两环”,即服务旅游小镇风貌区的一环线、服务蚁蜂旅游服务区的二环线;“十横”,即北沿路、纬十路、创业大道、洪河大道、开源大道、金雀路、雪松大道、中华大道、汝河大道、工业四路;“六纵”,即西一路、西环线、智慧路、嵖岈山大道、刘阁大道、铜山大道。
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应
让进城农民有房可住。为此,驻马店市将强化住房保障,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应,每年开工建设万平方米左右的商品房,基本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问题。
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由此,每年促进16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和随迁家属向城镇转移,与城镇居民享有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至年,户籍城镇化率接近40%左右,推动城中村、城郊村和产业集聚区内的30多万农业人口成建制转户。
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户口登记制度,同时放宽驻马店市区的落户条件,对在市区有合法固定住所、投资兴业、引进人才、大中专学生、投靠亲属、务工租房人员,以及城市周边无地少地农民等人员,放宽落户条件。
以驻马店市中心城市和县城建成区内的城中村改造为重点,到年,全面完成现有10万户城市棚户区改造。
对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租售并重。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与城镇户籍人口同等享受住房保障待遇。
责任编辑:赵林琪统筹:王华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