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妮儿,狗蛋儿,
天黑了,赶忙回来“喝汤”
这是多少西平人
熟悉的一句话
....
现在兄弟姊妹不似过去那么多
加之社会文化发展
远离乡村的孩子
现在越来越少听到
这样的乡音
但万千世界
纵然独身远离家乡,茫茫人海
一句“喝汤”定知乡音来
......
西平的农村
把早饭、午饭都叫“吃饭”
但晚饭却叫“喝汤”
虽叫喝汤
却是馍菜汤俱全
农家“汤”大都是稀饭汤,
或“稀苞谷粥”
篦子上热几个馒头
炒个小菜即可
那么为啥把晚饭叫喝汤?
相传元兵占了中原,忽必列为集中粮富国,让老百姓改每日三餐为两餐。听老一辈说,他们怕老百姓对改餐起哄造反,当时十五户由一个元兵管着。还把所有铁器都收了,十五户共用一把菜刀,这菜刀还由元兵掌管着,随时带在腰间。
可是过去每日吃惯了三顿饭,突然改成两顿饭,大家干上一天活,晚上不吃些饭咋撑得住呢?当时,有个叫王二的小伙子,给财东家推了一天豆腐磨子,天黑了回到家里,肚子饿得实在难受,就搭锅烧水,想偷偷做些稀米汤解解饥。
水刚烧开,还没下米,就被监管的元兵发现了。元兵见王二家烟囱昌烟。为不问东长西短,就把王二绑走了。第二天,王二被送到忽必烈帐中。忽必烈听说王二图谋造反,想偷吃夜饭,便喝令推出去把头砍了。王二听了大喊:“冤枉呀!冤枉!”忽必烈听他连连叫冤,便上前问他“咋个冤枉啦?”王二说:“大王叫百姓改餐省粮,小民从没违抗。只是烧了点开水,想解解口渴,并没有给锅里放米,咋不冤枉呢?”忽必烈心想,砍了王二真是冤枉他了。
他以水解渴,是个办法,这样省了粮又充了饥。于是就把王二放了。打这以后,忽必烈就允许百姓晚饭烧汤喝。
百姓就借着烧汤的机会,下米做饭,时间久了便把晚饭叫成喝汤。因此才有了今天西平的“喝汤”一说。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傍晚相遇
打招呼的方式还是这样
还在说着
亲切到心窝子的话:
“喝汤了白?木喝喝俺哩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