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加强社会基层社会治理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随着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群众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多元化,基层治理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新的问题,呈现新的特点,尤其是基层干部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在信访工作中面对信信访诉求“满足难”、信访事项“化解难”、信访人员“稳控难”三大难题,亟待破解。
近年来,西平县围绕信访突出问题,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创新思路方式,以社会心理服务为切入点,探索建立“信访+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方式,着力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同步解决群众的利益诉求和心理欲求,形成了新时代具有西平特色的基层治理的“枫桥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年7月全省“信访+社会心理服务”现场会在西平县召开,当年西平县荣获“全省赴京上访专项治理先进县”,近期又荣获“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
年5月,西平县被中央综治办确定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西平县以“六进”、六服务”、六严控”、“六结合”为载体,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普及、心理健康服务、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心态培育,着力加强阵地建设、人才培养和心理服务,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西平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的新路子,为促进信访工作,推进基层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平县立足破解信访难题,创新工作思路,提出了“信访+社会心理服务”的工作新方式,充分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和实操技术,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服务在解决心理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的优势,把社会心理服务融入到信访工作的全过程。
这种加以规范提升的综合工作方式,为提高信访工作水平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为新时代信访工作开辟了新路子。加强对信访干部的学习培训,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从源头上预防了问题矛盾的发生和升级,提高了信访干部心理服务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接处访工作中,各级信访工作人员,总结推广了该县县委书记聂晓光提出的“接、解、结”三步工作法:用真心接待来访群众,用真诚解决合理诉求,用真爱结对帮扶下访。
对每件信访事项的解决,探索总结“一评、二解、三回访”群众工作法。一是坚持信访干部客观评估信访人心理状态。用“红*绿”三色标注识别,绿色的表示心理健康对象,*色的表示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