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白癜风好不好治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23.html大明开国论功行赏,一共封了六位国公。都是评书《明英烈》里响当当的人物。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这六个人都属于淮右勋贵集团,是朱元璋打天下的基本盘。可惜的是这六家国公,能和大明休戚与共相始终的,只有魏国公徐达一脉。其余这五家下场都不好。
徐达
常茂是常遇春的儿子,因为犯罪被明太祖夺爵充*。李文忠的儿子则是那个草包李景隆,他本是建文帝讨伐燕*的统*大将。后来却又是朱棣攻破南京城的内应。反复无常,毫无廉耻。最后也被弹劾夺爵。至于李善长、冯胜那就更惨了,冯胜为人不谨,犯了太祖忌讳被赐死。李善长则连累一家满门被抄杀。邓愈本人倒是善终,可他儿子是李善长的孙女婿,牵进胡惟庸案。夺爵被杀。
有明一朝,魏国公徐达的后人世代守备南京,和南京兵部尚书,镇守太监一起提督南京京营。是位高权重的勋臣。一直到清*攻破南京末代魏国公投降。魏国公府几乎是和明朝相始终。
明朝的国公不少,开国功臣里只有魏国公徐达子孙绵长。除了他自己小心谨慎外,他的女儿是朱棣的正妻也起了很大作用。朱棣篡位登基之后,徐家更出现了一门两国公的盛况。只是这第二个定国公,得来有些不太名誉。这里不细谈。
除了开国封为国公的这六人外,还有一个开国功臣家族也是大明朝相始终。这就是云南的沐氏家族。
假如论起**实权,云南沐氏要比南京的魏国公徐达家族厉害得多。魏国公在南京的权力经多方掣肘,仅具有象征性质。云南沐氏,因为山高皇帝远,云南本地土司众多,号难治理,需要有稳定的*事主体镇守弹压。
不过沐家在太祖手里,仅仅是侯爵。沐英功封西平侯,长期以征南左副将*名义充云南总兵官。节制云贵各*,压制监视各地土司。
徐达和朱元璋是自小的朋友,又是儿女亲家。他的女儿徐妙云嫁得好,成为燕王朱棣的正妃。这两个因素决定了魏国公家族,稳定获得世代守备南京的殊荣。
西平侯沐英则是战争孤儿,八岁被朱元璋收为养子,养育在身边。这份情意可遇不可求。沐英从大将傅友德征云南,灭掉残元梁王*权后,奉命留镇云南。沐英死后,明太祖追封其为黔宁王,谥号昭靖,成为明代唯一个以侯爵而追封王爵的功臣。
沐英
沐家能获得这份永镇滇南的殊荣,除了沐英和朱元璋的特殊关系外,云南地区土司众多,叛服无常的复杂局面也造就了这一事实。
从沐英开始,沐家几代都有德*,在土司中积累了巨大威信。滇人“庄事如朝廷。片楮下,土酋具威仪出郭迎,盥而后启,曰:“此令旨也。”
沐家成为黔国公,是从沐英的次子沐晟开始的。永乐年间,沐晟统兵随成祖平定交趾。立下大功,进爵黔国公。因为沐英被追封为王,沐家在昆明的公府也被称为沐王府。
此后二百多年,虽然有所反复,但是沐家在云南的权势根深蒂固。虽北京的大明皇帝也动摇不得。
明成祖曾分封藩王到云南掺沙子。结果这位王爷到昆明不久,就被黔国公抓住了辫子,上书弹劾。由于证据确凿,皇帝也没办法回护他们朱家人。最后只好把这位倒霉的藩王弄走,移居到湖广去。
另一次是趁着黔国公新老交替,要把爵位再降到侯爵。沐家人得到消息,立刻运动朝中大佬劝说皇帝。
“滇人知黔国公不知西平侯也,骤然侯之恐为所轻。”
这话说得明白,朝廷不能为了一个公爵就拿云南的治安开玩笑。没有沐家时代维持,云南说不定早就乱透了。浩繁的*费比起国公那点俸禄来,屁都算不上一个。
所以沐家有惊无险,继续当自己的国公。二百年来,利用权势黔国公家族积攒了巨额财富。他们除了和朱家朝廷互为婚姻,也花巨资维持阁臣及大宦官的关系。基本能做到,不管北方局势如何变化,沐家在云南的一亩三分地都不受波及。当然,有土司叛乱的时候,沐家也要有镇压的本事。表明自己的存在不是可有可无。
太平时节日子好过,但是崇祯以后大明朝风雨飘摇,沐家在云南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等到李自成占据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的消息传来。以前那些匍匐在沐家脚下的大土司,立刻变得桀骜不驯起来。他们四处放风:“没了朱皇帝,焉有黔国公?”
土司的叛乱不可避免地爆发。此时的黔国公叫沐天波,这也是最后一任黔国公。
沐天波
蒙自土司沙定洲趁乱,攻入昆明城,将沐家二百余年积累的金银宝贝洗劫一空。沐天波匆忙出逃,母亲和妻子被迫自尽。从此沐家在云南的统治名存实亡。
但沐天波一直是大明朝的忠臣,哪怕是联合大西*余部攻灭沙定州,沐天波也一直奉大明正朔。忠于南明永历皇帝。直到十几年后,兵败追随永历帝逃亡到缅甸。
清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年8月12日),缅王见清*势大,在吴三桂勒逼下发动咒水之变。劫持永历帝,尽杀其随从。“马吉翔而下,文武四十二人,惟天波出袖中锤击杀十余人,死。”
众人束手就戮,仅有这位沐公爷奋起反抗。击杀十余人才被杀,可谓悲壮。
沐天波死后,与大明朝休戚与共二百八十年的云南沐府,也寿终正寝了。
清朝编纂的《明史》这样评价沐天波:“洪武勋旧同国终始者,魏国、黔国及诚意数家,而致命竭忠,天波尤著!”
这里的诚意是指刘伯温家族,伯爵,也和明朝相始终。大家没想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