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看电视剧或小说肯定对免死铁券这玩意不陌生。当皇帝昏庸无道要杀忠臣或主角时,总会有这么一个角色拿着或先皇或太祖御赐之物(不一定是铁券,像八贤王的打王金鞭)前来相救,《水浒传》里柴进家里也有宋太祖御赐的誓书铁券,只要不是谋反,凭你犯了什么罪都能免!
自古伴君如伴虎,皇帝老儿一句话可能让你全家都人头落地,臣子们侍奉起来自然战战兢兢不敢懈怠。免死铁券的出现,既是皇帝对功臣们功绩的肯定,也是一种变相的心理安慰:你是自己人啦!
正儿八经历史上记载的免死铁券除了唐朝赐给吴越王钱镠之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了。建立了大明之后,从尸山血海中浴血奋战的开国功臣们要开始享受人生了,而出于对功臣们多年辛苦的奖赏和抚慰,朱元璋决定采用“铁券”的形式进行赏赐,这也是告诉这些开国元勋:除了享受荣华富贵,你们还能够获得免死的特权!
说了半天铁券,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铁券如同瓦片,铁券上的字为金色,上书写受封功臣的履历和功劳,朝廷和功臣各拿一般,要真犯了死罪用得着了,合二为一用来核对。当然铁券也是分等级的,高级的铁券能够免死,低级的就只能免罪了。就拿免死铁券来说吧,虽然能保你两次死罪,但也连带着有其他惩罚。您要犯了一次死罪俸禄减半,您要再作一次死,人头是能保,不过俸禄您是别想了,当平民百姓去吧!。—“本身,一犯死罪,减禄五分;二犯死罪,禄米全不支给。子,一犯死罪,禄米全不支给。”
老朱的手笔也真是大,洪武三年,朱元璋一口气封了六个公爵(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常茂),二十八个侯爵(汤和、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华云龙、顾时、耿炳文、陈德、郭子兴、王志、郑遇春、费聚、吴良、吴桢、赵庸、廖永忠、俞通源、华高、杨璟、康铎、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韩*、*彬、曹良臣、梅思祖、陆聚),这些功臣们全部被赐予铁券!
手捧着铁券,这些功臣们自然志得意满,这些年吃得苦受的罪没白受!毕竟有命赚钱也得有命花,这铁券的出现正好解决了功臣们心底的一丝疑虑和不安,有了这免死免罪的铁券,自己和儿孙们就能够世世代代的享受这荣华富贵了!只不过这些老兄谁也没想到的是,这免死铁券非但没给他们带来好运气,还给所有人加了个强BUFF:得了免死铁券反而不得好死(这flag立的)......
flag说来就来,时间刚过了四年,镇守北京的淮安侯华云龙就因为使用元皇宫器物被弹劾,在回南京的路上不明不白的死亡(得,享了四年富贵也算值了吧!),刚过了一年,德庆侯廖永忠也因为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被赐死。
如果说华云龙算是病死没办法,拿了免死铁券的廖永忠老兄也没能逃过一死,我们也不清楚老廖究竟是哪根筋搭错了想尝试一下皇家风范。但在老朱眼里惹了我的人都得死!甭管你有没有免死铁券!
看到这大家明白了么?免死是能免死,但这最终解释权归人家朱元璋所有!人要是不认账呢?
洪武十五年,镇守广州的永嘉侯朱亮祖因为冤杀番禺知县道同被老朱召回南京活活的用铁鞭抽死......同时被抽死的还有他的倒霉儿子朱暹,虽然抽死了朱亮祖,但老朱好歹还留了几分情面,让朱亮祖的二儿子继承了爵位。
洪武二十三年,胡惟庸案发,老朱大开杀戒,杀红了眼的朱元璋把包括韩国公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江南侯陆聚、宜春侯*彬、荥阳侯郑遇春在内的头头脑脑,开国元勋都以与胡惟庸勾结意图谋反的罪名杀了个干净。看到这您可能要感叹,如果知道后来会受牵连被杀,早点自然死亡可能还是件幸运的事儿,那您太天真了,死人就能免罪啦?营阳侯杨璟在洪武十五年就病死了,到了洪武二十三年算账,杨璟照样没逃过,老朱把杨璟一家几百号人都给咔嚓了......
同样倒霉的还有济宁侯顾时,您老人家是死了,儿子照样免不了这一刀,管你什么铁券不铁券!
您以为他们冤?看看下面这两位那才是真的冤!豫章侯胡美在洪武二十三年被朱元璋以淫乱宫禁的理由赐自尽(同样被杀头的还有胡美的女婿,老朱说这对翁婿一起秽乱宫廷......),江夏侯周德兴自己没犯啥事,但他老人家的儿子不是省油的灯,和宫女淫乱,得,不但自己送了命,还把老爹也给搭了进去,周德兴受牵连被诛杀,爵位废黜。
这些功臣中咱们尤其要提一下李善长,这位爷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几十年,是大明开国后朱元璋钦定的第一功臣,爵位和俸禄都是蝎子粑粑—独一份。这位老朱绝对的心腹和股肱在洪武二十三年已经七十高龄,他老人家早早地就退休享起了清福,儿子还娶了公主,老朱看着衰老的李善长眼睛湿润,然后默默地杀了老李一家......而上文咱们提到的朱亮祖二儿子在这次的胡惟庸案中也能逃脱,老朱一口咬定这小子与胡惟庸勾结,杀头撤爵,干净利落。
您看这免死铁券有啥用?杀头不就是老朱一句话!这些元勋们也是倒霉,遇上了老朱这个强迫症晚期和细节狂,可怜这些开国元勋们还真以为老朱会和他们永享富贵,在老朱的心里什么最重要?大明的江山社稷!只要有哪怕一丝丝的威胁,老朱都是一句话:杀无赦!
不过最讽刺的是在洪武二十五年,刚刚杀完一大波功臣的老朱竟然又对八个功臣发放免死铁券(傅友德,王弼、耿炳文、郭英、徐达、李文忠,侯吴杰、沐英)......虽然老朱这是啥心态,不过我相信这些拿到免死铁券的大臣们的表情估计是比吃了屎还难看,这玩意拿着非但没什么用反而成了皇帝眼中的靶子,简直就是在钢刀上跳舞啊!同僚的惨死让他们小心翼翼,生怕惹了皇帝陛下连带着全家送命。
这免死铁券的flag并没有结束,还没等这些功臣们过几年消停日子,明初年三大案之一的蓝玉案又来了,在太子朱标病死后的第二年,朱元璋再一次的大开杀戒,以凉国公蓝玉为首将近两万多名文武大臣被杀......跟着蓝玉一起被砍头的就包括明朝的那些开国元勋的后代(卫国公邓愈、东平侯韩*、东川侯胡海、济宁侯顾时、淮安侯华云龙,这些老兄们也许得了个善终,但他们的子孙后代依然没能逃过这一刀,统统被老朱定义为蓝玉一*被杀)
大家伙都上了西天了,你们这些拿了铁券的老兄们也自觉点呗,这不洪武二十七年,颍国公傅友德、定远侯王弼被朱元璋下令赐死,洪武二十八年,宋国公冯胜被朱元璋赐死。如果说之前朱元璋杀人还想着给安个罪名,到后来老朱干脆罪名也懒得想了,为了大明的稳定团结可就对您不住了!
这波对功臣的大清洗杀到后来就只剩下武定侯郭英和长兴侯耿炳文两位命大一些。而自己安稳死去,子孙没有遭到朱元璋清算的也就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江阴侯吴良、西平侯沐英五六个人的后代而已.....
所以您看看这哪里是什么免死铁券?这是地狱游的直达车票啊!
好好地免死铁券为什么会变成这血淋淋的催命符?朱元璋为什么会如此不守信用滥杀元勋?其实这既是必然也是意外,必然在于朱元璋的性格,老朱是个什么人?刚硬严苛死抠细节,外加超级容易多疑,在战乱期间他还能做到与部下们倾心信任,等当了皇帝坐上了龙椅成了孤家寡人,老朱就开始为大明殚精竭虑,他要让大明江山永固,任何影响到他统治的因素都会被老朱清除,而这些拿到了免死铁券的功臣们就是这样的一个不确定因素,朱元璋怕,怕这些元勋们仗着免死骄横不法,飞扬跋扈,更怕这些元勋们相互勾结形成小团体,这样常年的猜忌终于在胡惟庸案中迎来了爆发,老朱以宁杀错不放过进行了第一轮屠杀。而偶然因素在于太子朱标的死,痛失继承人的老朱意识到年幼的朱允炆根本就镇不住这些开国勋贵,自己只有杀,杀的这些功臣之后们一个个噤若寒蝉,夹着尾巴做人才能真正保证朱允炆的统治。
只不过老朱千算万算没有算到的是最大的威胁来自他的四儿子朱棣,屠杀功臣虽然保证了朱允炆执*的顺利性,但同样导致了建文帝在平叛过程中的无将可用,如果朱元璋地下有知,真不知是哭还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