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永乐时期,明朝出兵安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TUhjnbcbe - 2023/11/5 21:33:00

永乐元年(年)闰十一月明成祖遣使册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承认了陈朝在安南的统治地位,建立了藩属关系。

但因陈朝不断侵扰明朝边境,并对明朝藩属国占城出兵,违反了明朝“保藩固边”的藩属体系治理原则。

因此,明朝在多次警告无效的情况下,最终出兵安南。关于永乐时期明朝出兵安南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安南有违明朝藩属体系的“字小事大”“兴灭继绝”的传统礼法。

安南胡朝对明朝的态度极不恭顺,先是欺骗明朝以求封,“三弑国主,篡夺其位,遂更今姓名,自谓舜后,国号大虞,尔父僭称太上皇,尔为大虞皇帝,改元纪号”。

明朝根据藩属体系“兴灭继绝”的原则,本就有义务帮助安南陈朝复立;接着又言而无信杀死陈天平,“彼包藏祸心,又始杀之,侮辱朝使”,有违安南“事大”之责。总而言之,这些举动都是对明朝宗主国地位的严重挑衅。

第二,安南胡朝长期侵犯明朝边境有违明朝“保藩固边”的边疆*策。

明朝将安南纳入藩属体系,就是要在明朝周边建立起稳固的防御体系,成为明王朝边疆的“稳定器”,达到“保藩固边”的目的。

但安南胡朝屡次兴兵侵犯广西思明府、禄州等地,“迩岁安南屡兴兵侵夺,遂据有之”,又攻夺云南宁远州所辖猛慢等七寨,“征纳差发,驱役百端”,导致广西、云南土官不断上奏向明廷求援。

永乐三年(年)明朝遣使向胡朝索要被侵占的谅山、禄州等地,胡季犛表面上也派遣了割地使,但“凡彼所置土官,密令土人以*鸩之”,并未诚心归还所侵占的土地。

安南胡朝的所作所为,已经挑战了明朝“保藩固边”的边疆治理体系。

第三,安南对周边国家的侵掠行为,有违明朝“字小”的礼法原则。

安南胡朝经常侵犯周边的占城等国,占城多次遣使向明朝指责安南,“数苦其侵掠”。

明朝虽然屡次申诫胡朝不得侵犯占城领土,“夫两国土地,传自先世,而主于天子,何得恃强逾越”,但胡朝仍然“越礼肆虐,有加无已”,这也使得明成祖更加坚定了对安南出兵的决心。

第四,明成祖本人就是以弑君夺位的方式继位的,因此对于*权的正统性比明太祖还更加重视。

永乐初年,明成祖在国内的统治仍然并不稳固,他虽然大肆杀戮方孝孺等建文旧臣,但敌对势力一时也无法扫除殆尽,“抗违者既尽杀戮,惧人窃议之,疾诽谤特甚”。

正因他对自身权力缺乏安全感,更进一步促使他以赫赫功业来证明自己的统治合法性。再加上明成祖“生就桀骜不驯的个性,是雄猜大略的君主”,使得明太祖“不征之国”的祖训也很难约束住他。

因此安南胡朝的篡弑之举,刚好让明成祖抓住了建功立业、宣示自身*权合法性的机会,正如郑永常先生指出的,“明成祖出兵安南是为了提高威望,及摆脱‘以篡得天下’的恶名的众多行动之一”。

反观安南方面,彼时胡氏父子正在安南国内实行一系列*治、经济改革,但改革并不成功。

*治方面,胡季犛本身就是以篡夺陈氏而得位,大肆杀戮宗室朝臣,拥护陈氏的安南遗臣们并不认可他的统治;而为了巩固其统治,胡氏父子在各村社“置巡店,日夜巡警”,施行相互监督*策,人人自危。

经济方面,胡季犛强行推行货币改革,发行纸币“通宝会钞”,要求人民以铜钱兑换,很多商人拒绝兑换,胡季犛便下令“伪造者死,田产没官;禁绝铜钱,不得私藏私用……犯之者罪如之”,这又引发了商人及市民阶层的反对情绪。

文化方面,胡季犛为推行字喃,作《明道》十四篇贬低孔子,批评韩愈为“盗儒”,指责朱熹等理学家“不切事情,而务为剽窃”,更是引起安南士大夫的强烈不满,安南史家吴士连对于胡季犛贬低孔子的做法,评价道“亦不知量也”,可见安南士大夫对其文化*策的嘲讽态度。

*事方面,为准备与明朝的战争,胡季犛“点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壮年男子服役,以达到“安得百万兵以敌北寇”的目的,安南人民的劳役越发加重,更加导致了国内普遍对胡氏统治不满的情绪,胡朝*民“厌胡氏苛*,罔有战心”。

在明安双方爆发战争前夕,安南国相胡元澄就曾指出“臣不怕战,但怕民心之从违耳”,可见安南胡朝失败的症结就在于不得民心、无法团结全国力量抗明。

本来此时明朝国力就处在强盛时期,胡氏父子又是仓促应战,其一系列不得人心的改革又导致安南“海内离心”,其在国内统治也并不稳固,如此其败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基于以上原因,永乐四年(年)七月,明成祖以成国公朱能为总兵官,西平侯沐晟为左副将*,新城侯张辅为右将*,丰城侯李彬为参将,率大*征讨安南胡朝。

1
查看完整版本: 永乐时期,明朝出兵安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