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邕城史话南宁市区内最恐怖的桥
TUhjnbcbe - 2025/4/12 23:14:00
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54953.html

南宁市区内河众多,大大小小的桥也不少,而每座桥都有每座桥背后的历史和故事。但要说历史最悠久的,当属西平桥。不过,历史上,西平桥却是一座令人谈之色变的桥。

西平桥方位图

西平桥原名龙溪桥,因其横跨龙溪(后为朝阳溪、现在的朝阳沟)而得名。原本只是一条木桥,何年何人所建已不可考。木桥很快损坏,附近的村民为出行方便,出钱出工用石头重建,改名西平桥。清光绪年间(-)西平桥再次崩塌,民众再次捐资重修。修后桥长十余丈(约40米),宽丈余(约4米),高出水面三丈余(约10米),桥正中竖有探水碑,以备桥被水淹时识别深浅之用。

解放前的西平桥

解放前,西平桥一带非常荒凉,连接桥两端的是小小的泥路,往西不远处是明末南宁兵燹遗留下来的万人冢。

说起明末兵燹,那是西平桥历史上带有浓烈血腥味的一笔。浙江人陈邦傅是明末一小将,因“护驾”力图复辟的永历帝有功,被永历帝封为“庆国公”,世守浔梧,兼管南宁。此后陈邦傅横行霸道,鱼肉百姓,使得生灵涂炭,怨声载道。横州(今横县)土豪徐彪,不满陈某的蛮横,于永历三年即清顺治六年(),趁永历帝离开南宁前往广东肇庆,便聚众数万,进占南宁。陈邦傅在梧州得知,即令其子陈曾禹率兵火速奔赴南宁,但连攻40余日未果,便拿城外百姓出气,纵兵肆掠,杀戮无辜。当时在南宁城内避祸的明朝藩王巴东王朱俨钰见城外百姓凄惨,便出面劝和解,徐彪于是退出城外。不料,陈曾禹带兵进城后,又屠杀大批平民,以泄其攻城不克之恨。据史料记载:“居民挈家回城者悉遭杀掠”,曝尸街头,臭气熏天。巴东王见此惨状,于心不忍,出面收葬建造了三个无主坟墓,墓碑名曰“万人冢”。石碑原立于西平桥西端,后因开拓马路而搬走,现保存在人民公园镇宁炮台碑廊。

上个世纪50年代的西平桥

到了民国时期,西平桥也经历了战火的熏燎。年11月孙中山先生病危之际,云南军阀唐继尧通电全国就任国民政府副元帅,并派出三路大军假道广西,前往广州视事。扼守西江水路的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等人不予合作,于是唐继尧令其龙云指挥的第二路军进攻南宁。年2月23日,龙云的滇军在西平桥西端与桂军激战后从西平桥冲入南宁城。后来,桂军发动攻势,滇军抵挡不住,连连败退,后缩入邕城,闭门死守待援。期间曾组织敢死队突围,在西平桥外及邕江河岸与桂军拼杀,惨烈异常,但均不成功。数月之后,龙云自知困守南宁已无意义,便于7月7日夜间,从西平桥悄悄撤离南宁,渡河向左江方向逃窜。

年的西平桥

直至到解放前,西平桥附近都遍布荒坟野冢,经常有野狗野猫出没。另外,由于麻风病流行,清朝以来南宁市每有麻风病患者,都放到西平桥附近隔离。久而久之,西平桥附近都是麻风病患都所搭住的茅寮,平常人根本不敢靠近。就算是附近的窑头村民,也只有白天才敢结伴由此通过,太阳一落,天色一暗,就没有人敢走了。

现在的西平桥

不过,历史上倒有个胆大之人敢在夜幕下经西平桥急急赶去崇善寺探友,引发了一段传颂几百年的佳话。这个人就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

崇善寺位于西平桥东南不远处,即现在的南宁一中校园内。崇祯十年(年)八月十四,徐霞客一行“五鼓挂帆行”,乘船由贵县(今属贵港市)经乌蛮滩进入横州界开启南宁府之旅。当时与徐霞客一路风餐露宿同游山水的好友静闻和尚患病体力不支,徐霞客将其暂时安置在崇善寺休养,而后乘船欲前往左右江,船至南宁市郊尧头村附近江边,想起离别之际静闻和尚表情凄戚,似有话没说完,徐霞客随即上岸,过西平桥赶回崇善寺,此时已是日薄西山,夜幕时分了。此后静闻和尚死于崇善寺,徐霞客想到好友生平最想到云南佛教圣地足鸡山拜佛,于是用一节竹筒装上静闻和尚的骸骨,历尽艰辛,将好友葬于足鸡山。徐霞客这段与西平桥有关的重情重义故事,真可谓感天动地。

徐霞客游历南宁之时,明末兵燹未起,万人冢未立,加上徐公豪气加身,应该是百无禁忌。倒是其后的历史血雨腥风,才让西平桥有了恐怖的色彩,有乡俗谚语道“夜路不走平西桥”,这座桥,你惊到了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邕城史话南宁市区内最恐怖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