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西平发力特色小镇赋能乡村振兴
TUhjnbcbe - 2025/7/25 18:16:00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群众正在制作渔具

今年以来,西平县聚焦“五星”支部创建目标任务,统筹结合“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引导各地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新途径,进一步提升优势品牌,高质量推动红薯文化、渔业、蒲公英和金银花等特色小镇“夺星晋级”,形成“星星点灯”示范辐射效应,为乡村振兴赋能加力。

红薯文化小镇:年年念好“红薯经”

为推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焦庄乡高庙村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进红薯文化小镇建设,持续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品牌,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高庙验方”。

高庙村红薯文化小镇以“西地红薯业有限公司+村集体经济+村民入股”的模式,努力念好繁育推广、回收储藏及深加工的“红薯经”,加工出红薯醋、红薯粉、红薯梗、红薯面、红薯干、红薯粉条等产品。如今,高庙村的红薯种植产业已辐射到周边许多乡镇(街道),种植面积多亩,年产值突破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30多万元。
  

渔业小镇:穿针引线“幸福结”

专探乡水泉汪村距西平县城5公里,是远近闻名的渔业电商淘宝村,也是西平县计划创建的3个“五星”支部之一。

为实现渔具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该县在水泉汪村渔业小镇规划建设了渔具电商产业园,各种产品应有尽有。目前,该产业园已入驻企业6家,年产值2亿元,带动就业多人。

“自‘五星’支部创建以来,水泉汪村依托渔具加工主导产业,奋力构建集渔具加工、电商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目前,该村有电商专业大户58户,其中7户年销售额万元以上。”专探乡主要负责人说。

小渔具“钓出”致富大产业。如今,水泉汪村渔业小镇发展模式已绘出一道别样的风景,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蒲公英小镇:致富路上“网红茶”

民居村舍白墙青瓦、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通达各户……近日,笔者走进宋集镇宋集村,看到了一幅活力四射的美丽乡村图景。

“这是争创‘五星’支部,引领乡村振兴开创的好局面。”全国人大代表、宋集村党支部书记刘香莲感慨地说,“走,去我们新建的蒲公英小镇看看,我们村种植的蒲公英具有药、食两用的功效,是我们致富的法宝。”

据了解,宋集村蒲公英小镇种植面积多亩,依托佳香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当地近名村民入社,从供种、育苗、管理到收购实行一条龙服务。同时,合作社与安徽省亳州市天济中药厂和西平县兴源制药厂建立稳固合作关系,对蒲公英叶和根茎进行深加工,制成药茶,并注册了“蒲寿清茶”“嫘祖蒲香茶”等商标,让蒲公英变身为时尚养生的“网红茶”。

产业聚财,特色兴农。时下,宋集村蒲公英小镇正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全面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金银花小镇:摘金采银“腰包鼓”

金银花种植一直是西平县特色种植的一个热门产业,尤其是我市启动“中国药谷”建设以来,更是出现种植热潮。

二郎镇因地制宜壮大特色产业项目,不断巩固提升产业支撑。该镇依托“基地+协会+农户”的运营模式,不断发展壮大金银花种植产业,打造精深加工产业链,努力构建规模化、特色化、景观化、产业化绿色发展新格局。

“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二郎镇王庄村、祝王寨村、小王庄村等地的金银花种植已形成区域规模。”西平县东信金银花产业协会会长赵霞说。

产业兴旺是富民之本,是乡村振兴的顶梁柱。当前,在“五星”支部创建引领和特色产业小镇的示范带动下,宋集镇崔庄村发展香菇、脱皮红薯种植,正在规划打造香菇小镇;盆尧镇于营村推出无公害蔬菜瓜果;出山镇八张村西部古寨生态园不仅盘活了农村集体经济,还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一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平安和谐、生态宜居的蓬勃发展画面在嫘祖故里徐徐展开。(来源:豫见西平《驻马店日报》通讯员:田春雨)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平发力特色小镇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