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管住”我吧!要不我就跑远了!
罗成坟
这里是号称方圆四十五里的荒坡,最适于做为战场戎马倥偬,厮杀拼搏。
说是坡,其实地势低洼,地图上标示为老王坡滞洪区,在县城东北。
年年雨讯来临时,这里田地荒芜,庄稼淹没,寸草不生。
小河被淹没了,道路被淹没了,村庄被淹没了,甚至,震惊全国的75.8特大洪水,连铁路也被淹没了,唯有一座坟,水高一寸,坟长一尺,洪水永远奈何不得。
这座坟叫罗成坟。坟里躺着一个叫罗成的英雄,已经躺了一千多年了,从隋唐到现在。
脑海里立刻现出一幕:敌*重重围困,罗成胯下白驹奔驰,手中银枪狂舞,左杀右拨,冲出重围。一条淤泥河横立眼前,罗成大喝一声,白驹四蹄腾空,欲飞跃淤泥河,不料马失前蹄,跌入淤泥河中,罗成被乱箭射死。
河岸尸体遍野,淤泥河里滚动着殷红的流。
是因为马失前蹄而抱憾终身,所以英雄永不低垂高昂的头?不然,为什么洪水千年万年,都不能将坟冢淹没?
仙女池
一定是个与仙女有关的池。
是的。据传,天上的七位仙女曾在这方池塘里沐浴过。想来,这应当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两岸垂柳弄姿,落英缤纷,池里鱼游虾戏,风生水起。仙女们袅袅依依来到河边,宽衣解带,相持下水。清澈的池水上空,氤氲着祥和而神秘的气氛。
既然曾是仙女沐浴的地方,这方池塘也应当不一般。“铁底铜帮玉石盖”,还有什么池塘能与此媲美呢?
乡人果真是幽默大师,你大可不必当真。所谓“铁底”,其实就是池的底部是黑胶泥土。“铜帮”者,乃岸上为*土。至于“玉石盖”,那是一碧如洗的蓝天,好大一个“玉石盖”!
其实就是一条河。流经西平县城东南十里许的这一段,叫仙女池。一个和美有关的名字,曾叫人产生无穷的遐想。
池北就是大董庄,小董庄,也许是董永的故乡。池南有仙女铺,仙女庙,当然还有一段天仙配的佳话。
可从没听说过南池北两个乡为争董永和七仙女闹得不亦乐乎。问问,乡人道:“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传说,值得吗?”
这是一种比传说还要美丽的、我们竭力追寻的根。
管鲍分金处
历史上传下来千古佳话。
春秋时代,齐国著名的宰相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东方的霸主。管仲有一个从小就在一起的好朋友,叫鲍叔牙。鲍叔牙家比管仲家富有,他们曾经合伙做买卖,每次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些。鲍叔牙的下人很不满,认为本钱都是鲍叔牙的,赚了钱,鲍叔牙应该多分才是。
而鲍叔牙却回答说:“你们不明白,管仲的家境不好,他有老母亲要奉养,多拿一些是应该的。”
管鲍分金的地方,全国大概有几十处。其中一处,就在西平县二郎乡的一个小乡村。
感谢历史,让管鲍曾在我们这里分金。一个有着积极意义的传说,不知比洋洋洒洒的空洞说教要强多少倍。
东关塔
县城偏东北,有一个宝严寺塔。因在县城老东关处,又称东关塔。
西平是个风水宝地,相传有一石(音dan,一种盛粮食的容器,十斗是一石)二斗芝麻的官。有一次南蛮子到西平走亲戚,这一天机被他识破。他认为天下官是一定的,西平出官多,其它地方就相应会少。他决定造一座塔镇在这里,把这里的风水破了。他母亲娘家在西平,心是向着西平人的,就恳求他手下留情。他当着母亲的面,答应给西平留一石芝麻的官,背地里却暗使功夫。
塔建成后,风水被破坏了。西平县城降生下一个男婴,取名一石。这一男婴的名字代替了那一石芝麻的官。一石长大后,做过一名地方小官,*绩了了,名不见经传。
嫘祖
这是一个让人想起来就激动的名字。这个名字从远古流传到了现在,还要千年万年流传下去,生生不息。
我不敢说嫘祖的故里就一定在西平。无论她的家乡在哪里,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但我确实感谢史学家的那份痴情。能够论证出一个伟大的人物出生在我们的家乡,无论如何都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我曾经去过西平的嫘祖故里。是的,现在确实不见遗迹。但,这并不表明嫘祖的故里就不在西平。正像有些地方现在还有嫘祖庙,还有西陵亭也不肯定就是嫘祖故里一样。
那个袅袅婷婷的村姑,曾和那个时代所有的女子一样,身披树叶连结的裙裾,去汲水,去撒种,去浣纱,去放牧。不同的是,她发明了种桑养蚕,抽丝编绢。从此人们结束了“茹毛饮血,衣其羽毛”原始衣着,进入了锦衣绣服的文明社会。没有她,不知道那种蛮荒岁月还要延续多久,
嫘祖,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孤愤台
这个名字,听着让人觉得心寒。
那一定是一个用孤独悲愤的岩石垒起的台。其实,韩非本人就是一块冷峻的石。
他是主张“性本恶”的。应当知道人情的薄和官场的险。当初,他的主张不被韩王重用,退而伫立在西平九女山沙石岗的山坡上,便以理性的眼光审视着哪个混乱的世界,写出了《五蠹》、《孤愤》惊世骇俗的文章。那么,后来,为什么经不住权利的诱惑,投靠秦国,最终为他的同窗李斯嫉妒,客死狱中?
难道“士为知己者死”,就为秦始皇的“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韩家祠堂今已不存,孤愤台前孤愤凄凉。
这个传说一点也不美丽,它沉重得叫人喘不过气。但是,它同样属于西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