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碟小菜能致富看涪陵榨菜如何让传统产业焕
TUhjnbcbe - 2021/4/21 23:00:00

正在耕地的农民是张前丰,是土生土长的重庆涪陵人,今年57岁的他已种植青菜头(榨菜原料)近30年时间。然而近两年,他的产量和收入显著增长。日前,中国新闻网记者来到有“中国榨菜之乡”之称的重庆涪陵,听张前丰讲述他靠“一碟小菜”致富的历程。

张前丰说,变化开始于年,彼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始在涪陵区创建,带来了种植青菜头的新技术,研发出了新品种。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产量。

青菜头种植户张前丰

以前锄地都是用锄头过去挖,现在我们这技术都是用机耕,提供了机器播种,节省了劳力。发给我们的涪杂五号产量高,病症少,不烂。以前我们种的那种搬倒砍,只是大,到后期全部都要烂。原先的话最多不过、斤一亩。现在的话最低的产量可以达到斤一亩,最高的达到斤一亩,一般平均多斤一亩是不成问题的。

令张前丰更为安心的是,产业园还建立了合作社,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保障价格和销量。仅两年时间,张前丰种植青菜头的年收入就实现了从2、3万元到10万元以上的跨越。

青菜头种植户张前丰

合作社和我们签订了合同,价格上有保障,合作社又跟榨菜集团签订了合同,我们的榨菜不愁卖。只要种出来价格不成问题,有保护价,我们农民都放心种了现在就是。以前的话收入万把块钱就算多的,现在的话我家里(一年)收入可能到10万元以上吧。

像张前丰这样的农民是近两年涪陵榨菜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目前,涪陵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榨菜生产基地。立足于榨菜这一涪陵传统产业,带动全区16余万农户60余万人参与种植,产业产值超过85亿元。

涪陵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罗波

我们整个产业园的话,我们榨菜种植的面积是19万多亩。我们创建形成了一个好的联农带农的机制。两份保证金,一条利益链的利益连接机制。这样就把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和农户就把它连接起来了,也就是解决了我们的千家万户的小农户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

涪陵榨菜集团公司总经理赵平

我们涪陵榨菜是一个冬闲田的生产,我们涪陵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榨菜这一块要增加块,收入的话比周边的农民明显的提升。我们公司的话一年我们现在全员工是多人,其中有人都是合同农民工,就近务工收入大概人均收入在多块钱。

产业园里,漫山遍野的青菜头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目前,涪陵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作为主要着力点,打造“世界榨菜第一村”。通过农旅结合方式促进增收,已取得显著成效。

涪陵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罗波

今年(年)我们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功能建设,还有文娱的一些产品的植入,我们现在大概投入资金将要达到一个亿。比如农科院它既是一个科研基地,同时我们也是一个科普教育基地,我们全年整个我们产业园,发展文娱产业的话,我们一年可以带动(吸引游客)大概万人次,实现我们的综合收入大概是12个亿。

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碟小菜能致富看涪陵榨菜如何让传统产业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