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新华社央视二套等媒体大咖齐聚西平h
TUhjnbcbe - 2021/9/7 7:53:00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587171.html
淘天购万人团现广招河南首批分享达人!操作简单佣金高名额有限,扫码添加客服注册↓↓↓

麦浪千重,丰收在望。眼下,驻马店小麦陆续进入收获期,有的地方已开始大面积收割。农田里的收割机穿梭忙碌,拉开了夏收的序幕。西平县的万亩小麦已经遍地金*,马上开始大规模机收作业。久负盛名的西平小麦产量如何?今年的夏收又有哪些变化?

6月2日下午,新华社、央视二套、央广网、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媒体大咖齐聚西平,争相报道该县丰产增收的亮点、做法。

“今年比往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一粒麦穗长有51个小麦,最小的也有32个。而且粒粒饱满,个个圆润。据初步预算,今年每亩地要增收公斤左右。”新华社记者在采访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谢耀丽时,谢耀丽搓了一颗麦穗数了数兴奋地介绍说。

西平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隶属驻马店市,辖2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管委会,现有人口88.7万人,耕地面积.34万亩,是一个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的粮食生产大县,享有“豫南粮仓”之美称。常年粮食作物种植万亩左右,总产稳定在96万吨以上,年总产达98.06万吨。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坚持调整优化小麦品种品质结构。年引种优质强筋小麦郑麦大获成功,品质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二级以上标准,打破了豫中南地区不能生产优质强筋小麦的传统格局;通过不懈努力,年以来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70万亩以上,成为全国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最大、最集中的县,得到专家认可、市场认可、群众认可,并实现了我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的突破。

随后10多年来,我们又连续成功引进郑麦、新麦26、西农、伟隆等品质更优、产量更高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加快了品种更新换代,做大做强了优质小麦产业经济。期间有三任农业部部长、三任省委书记,多位全国知名院士、小麦专家先后莅临西平视察指导,并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年“西平小麦”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年荣登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今年5月30日西平强筋小麦和息县的弱筋小麦一起走进央视《今日中国》演播大厅。“要看好小麦,请到西平来”,“西平小麦”已成为我县农业生产的一张靓丽名片。

今年西平县小麦种植面积.4万亩,其中优质强筋小麦种植81万亩。主要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西农种植35万亩,伟隆种植9.2万亩,西农种植7.5万亩,天宁38种植4.8万亩。由于播种基础好、天气条件利大于弊,特别是“两病一虫”防控有力,生产形势一直向好。

据5月上旬农业部门预产调查分析,平均亩穗数47.87万穗,比上年增加0.76万穗,平均穗粒数31.63粒,比上年增加1.04粒。千粒重按常年平均44.08克计,理论亩产.27公斤,比上年实际亩产.6公斤,亩增69.67公斤,增幅14.0%,预计总产61.49万吨。

在整个小麦灌浆期,除5月14-16日遭遇暴风雨过程,造成全县9.1万亩小麦发生根倒,对产量有一定影响外,其余时段墒情充足,光温条件基本适宜,特别是昼夜温差大,没有出现干热风极端天气,小麦灌浆顺畅,利于粒重增加,预计千粒重将比预产提高1克左右,有望达到或高于常年水平,目前估计将来实产应在公斤以上,今年小麦丰收已成定局,并将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5月30日"西平小麦"就曾走进央视演播室,在央视新闻频道《今日中国?河南篇》作为强筋小麦的代表予以展示。《航拍中国》栏目组也将于近日走进西平,拍摄西平小麦收割归仓盛况。

来源:驻马店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文详情,快点“阅读原文”查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华社央视二套等媒体大咖齐聚西平h